新生入学教育参考资料
一、历史沿革
长春工业大学始建于1952年,初期是国家为筹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学校,1958年学校更名为长春工业专科学校,1961年长春理工学院和长春无线电工业学校并入,学校更名为吉林理工学院。1962年吉林矿冶学院和吉林轻工业学院并入,学校定名为吉林工学院。1970年学校并入原吉林工业大学,1978年复校,1992年被确定为首批省属重点高校,2000年长春煤炭管理干部学院、长春煤炭工业学校和吉林省工业设计学校并入,2002年学校更名为长春工业大学。
二、发展现状
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产品研制、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三所省属重点高校之一,在2004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09年1月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拥有南湖、林园、北湖三个校区,北湖校区正在建设中。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9000名,教职员工1969名。学校设有19个学院,2个教研部,有8个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了6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50个本科专业。创建了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吉林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为代表的13个省部级科研机构,6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校五十九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为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吉林省各个历史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开展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特别是支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连续两次获得“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荣誉称号;连续18年保持了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连续18年保持着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荣誉称号。2009年1月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目前,长春工业大学正在积极推进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的过渡,已逐步发展成为了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明确办学方向、较强办学实力、较高办学质量、良好的办学信誉的省属重点大学。
三、学校定位
学校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
学科结构定位: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教育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
人才规格定位: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同时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服务面向定位:以为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主,同时积极开拓省外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渠道。
发展目标定位: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地方工业大学。
四、办学理念
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理念。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注重教学与科研互动,强调科研促进教学。
质量强校的理念。强调质量是生命,特色是竞争力,社会需求是动力。
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职员工教第一、师生员工生第一,学校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工作以学生为本。
突出工程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注重人才培养过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学科建设是龙头的理念。提出“成也学科,败也学科”的观点。
注重两个接口的理念。注重教师和学生的接口,解决教与学的关系;注重学校和社会的接口,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关系。
办大学就是要办一个育人氛围的理念。培育优良的学风,创造优雅的育人环境,弘扬并践行“艰苦奋斗、严谨求实”的办学精神,“爱国、敬业、求实、创新”的校训,“敬业奉献、严谨治学”的教风和“勤奋求实、笃学创新”的学风。
五、办学特色
(一)在服务吉林省工业建设过程中突出“三实”
“三实”主要体现了我校的办学宗旨。
1.人才培养面向实际
一是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紧紧围绕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工科类专业都与我省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紧密相关。
二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实际需求,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连续两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
三是教学内容适应企业工程技术发展的需求,狠抓教学内容的改革,注重把工程和社会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把学科的新发展引入教学。
2.科技研发讲求实用
多年来我校的科研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深入我省工业企业寻找课题,解决工程中的重要技术问题,成果实用性强、转化率高,为企业技术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在汽车产业,化工产业、客车产业、冶金产业、石油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新材料领域、制造业信息化领域、工业节能领域都有一批科研项目和成果。例如我校与吉化合作研发的“碳纤维”,已用于“神五、神六和神七”;设计制造出国产第一条汽车“帘式气囊装配线”,成本仅为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开发的“高品质ABS树脂”等5项成果在吉化公司产业化,年产值达49亿元;研发的“汽车前桥用钢”,疲劳寿命从30万次提高到250万次,达到日本进口材料水平,但成本仅为其二分之一;创建了“长春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先后在100多家企业实现了制造业信息化,使产品平均开发周期由227天缩短到121天;创建了吉林省工业节能科技创新中心,在多家高耗能企业完成了14项节能课题,效果明显,与吉林铁合金公司合作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节能项目,国家专项经费与企业配套经费总计8033万元,其中科技部专项经费2024万。
3.社会服务注重实效
一是积极开展科技扶贫活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省内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咨询。例如,我校先后派出60多人次教师到濒临倒闭的长春市化工三厂,帮助进行技术改造,使该厂起死回生,成为国内点玉米生产的骨干企业。
二是积极开展以科技拥军为主要内容的军民共建活动,与65319部队自1984年结成“共建对子”以来,大力开展科技拥军活动,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双拥共建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军训和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是积极开展以科技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8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二)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坚持“三结合”
“三结合”主要体现了我校的人才培养特色。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一是捕捉社会需求信息,调整培养方案。聘请校外同行专家参加各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听取他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创建校企共建实践社区网站,通过网络平台,了解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产学研科技合作过程中征求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
二是改革人才模式。多年来根据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变化,我校经历了由按专业招生到按大类专业招生、按学科培养再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改革历程。根据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提出“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的理念,构建复合型人才模式;强调“因材施教、扬长保底”的理念,构建“合格+特长”人才模式;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科及不同学生的特点,提出并实施了创业型、工程技术型、工程管理型、工程研究型、艺术+工程型、国际型多种人才模式。
2.以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一、二、三课堂相结合
这里,第一课堂指校内的课内教学活动,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指校内的课外活动,包括各类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等,第三课堂指校外的各类育人活动,包括各类实习、社会实践活动、产学研合作中的育人活动等,三个课堂共同构成了学生成长的大环境。实践表明,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不仅是第一课堂的巩固消化和重要补充,而且往往比第一课堂的效果还好,收获更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自主性更强,积极性更高,更能激发创造性,更能锻炼实践能力,更能提高综合素质。三个课堂结合,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成功之路。
针对以往一、二、三课堂相脱节问题,在培养方案中增加了二、三课堂内容,增设课外必修学分,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了一、二、三课堂的互动;第一课堂加强了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第二课堂注重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第三课堂注重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专业应用能力,三个课堂互动互补,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空间。
3.以德育为首位,德与才相结合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教育和引导,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开展大学生精神文明竞赛活动,取得多项省市、国家级奖项和荣誉称号。涌现出了全国十佳大学生班集体标兵、全国十佳大学生、全国百优大学生、全国“三好学生”等一批优秀大学生。
二是注重道德伦理教育。开展诚信教育,如大学生诚信考试承诺制、无监考考试等;开展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和锻炼敬业精神与合作能力;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开展“做合格公民、树公民典范”活动,引导学生做新时代公民模范。
三是突出个性品质教育。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开设心理咨询室、开好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有针对性的个别疏导、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辅导报告、开展“爱心万里行”特困生家庭走访等多种形式活动;开展磨炼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乐于吃苦、乐于吃亏”的“两吃”情结,开展都市生存挑战活动,极大的考验和锻炼了学生毅力和在有限资源下的生存能力;强化军训活动,经过军训洗礼,使大学生意志品质、精神风貌有了跨越式提高,为后续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坚持“三结合”,很好地遵循了人才成长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取得了明显效果。
第一个结合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聘请校外专家参加教指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了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较好地解决了“学校”与“社会”的接口问题。
第二个结合通过精心设计,使第一课堂学的知识在二、三课堂得到了巩固、应用和拓展,二、三课堂促进了第一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学校教学系统与学团系统相互配合,齐抓共管,使三个课堂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了全过程、多环节、大空间、成体系的人才培养环境,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成才需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个结合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目标,开展“三个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5个方面的特色活动,强化教师教书育人,改革“两课”教学,坚持开展“一十百千万”学风建设活动和“双十佳”大学生争创活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提高。学校获得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我校在实施“三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大力促进了教学改革和学习改革。提出并实施了教学内容改革的“四加强”、创新教学法的“五原则”、教学方法改革的12项措施、课程建设的“七个一”、第二课堂的七项措施、第三课堂的三种渠道、10种学习观和32字创新学习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的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2004年我校获得本科教学评估优秀,专家组评价我校“硬件做到,软件做强,功夫下在了教学改革、建设与管理上”,教育部认为这“符合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所以两次邀请我校在全国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会上发言,介绍经验。
六、“十一五”时期主要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校办学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高教发展形势的新变化,我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抢抓机遇,锐意改革,与时俱进,加快发展,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实现了学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实现了工大几代人的夙愿;一级学科硕士点由1个增加到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由23个增加到6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从1个发展到3个,工程硕士领域由8个发展到13个;创建了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为代表的12个省部级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研经费总量和立项、获奖层次取得较大突破,连续两年均有科技项目入选“双十工程”,产学研结合促进成果转化的特色更加鲜明;“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了以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级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为代表的多项成果;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类全国性竞赛中屡创佳绩,2009年以总分第12位的好成绩捧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优胜杯”;招生、就业情况连年看好,毕业生就业率居省内高校前列,2009年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为50所典型经验学校之一,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学校新增建筑面积23.3万平方米,其中校舍9.9万平方米,工大家园住宅小区1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净增值2.07亿元;加大了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出台了人才引进和培养新政策,改革了职称评定办法,教职工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办学投入连年增加,教职员工的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处于较高水平;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被国家精神文明办批准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党委被吉林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并成为全省高校唯一的“抓党建,促振兴”工作先进典型单位。此外,学校共青团、关工委、军民共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也跨入了国家级先进行列。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七、“十二五”时期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积极推进学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的过渡,为国家、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八、“十二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的目标
适度扩大办学规模,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突出办学特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实力,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实现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把我校建成国内一流的地方工业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九、张德江校长答吉林教育电视台《高端访谈》栏目记者问
嘉宾主持人:从吉林工学院更名为长春工业大学的八年里,显著性的发展标志是什么?
张德江:我校2002年被批准更名为长春工业大学。八年来,学校实现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和提高。我想从规模、结构、质量和内涵建设四个方面来说明。
一是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全日制本科、高职、研究生从一万三千人增加到一万八千多人。
二是办学结构进一步优化。2009年经国家学位办批准,成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实现了我校几代人的夙愿;一级学科硕士点由1个增加到14个,工程硕士、社会工作和MBA三个专业学位授予权由无到有,工程硕士领域有零发展到13个;经教育部批准,创办了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多层次、立体式的办学结构更加明显。
三是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高校应履行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进一步增强。
在人才培养方面,2004年我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为全省第一家评估获优的高校。专家组评价我校“硬件做到,软件做强,功夫下在了教学改革、建设与管理上”,教育部认为这“符合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所以两次邀请我校在全国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会上发言,介绍经验。在2007年以来教育部实施的质量工程中,我校获得了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大批成果,在2005年和2009年两次优秀教学成果评审中,我校获得了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特等奖,4项省一等奖。
在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方面,我校紧密围绕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产学研合作,积极为我省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服务,在汽车、化工、石油、客车、冶金、农产品深加工、新材料、制造业信息化和工业节能九大领域都有一批研发成果实现了转化,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已经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近两年在省政府每年组织的“十大攻关项目”中,我校连年有项目中选,占了全省的10%,在省属院校中名列前茅。在服务我省工业建设的过程中,我校自身的科研和学术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获得了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近两年每年的科研经费数、发表的专利数和被检索的论文数都比8年前增长了十倍左右;科研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创建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科技创新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实验室及多个省文科研究中心。
四是内涵建设扎实开展。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道路,提出了一系列的办学理念。继承发扬了我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学校党委被中共吉林省委确定为全省17家“抓党建,促振兴”工作先进典型党委之一,2009年我校被国家精神文明办批准为国家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开了省属院校这方面的先河。近两年大规模推进了学校的文化建设,并且把2009年确定为学校的文化年,今年制定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三年规划。全校上下形成了和谐奋进的校园风气和积极浓厚的育人环境。
学校在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科研工作、后勤保障等各方面都按照“苦练内功”的原则,扎扎实实的开展。学校大力开展了创新教育、激发教育、“学习的革命”,深化了教学改革,从而保证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8年来学校获得市级以上表彰300多项,国家级表彰40多项。
嘉宾主持人:长春工业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张德江:我校在办学实践中提出并践行了一系列的理念,例如:在办学宗旨方面,提出“两服务”的理念,即:为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在办学方针上,提出“三力”的理念,即:质量是生命力,特色是竞争力,社会需求是动力。一是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二是强化特色意识,强调突出特色,特中取胜,树立竞争与危机意识,提出缓进则退,不进则亡;三是明确办大学必须适应社会需求,面向社会,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有为才有位。
在运行模式上,提出“硬件做到、软件做强”的理念,强调“资源有限、创意无限”,坚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这符合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也符合我省的省情和我校的校情。
在教育的内外规律上,提出做好“两个接口”的理念,一个是学校与社会的接口,注重遵循人才培养的供与求关系;另一个是教师与学生的接口,努力优化教与学的关系。
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提出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注重教学与科研互动,强调科研促进教学。
在学科建设方面,提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强调“成也学科、败也学科”。
在办学主体方面,提出 “两第一、两主体”的理念,即:教职员工教第一、师生员工生第一,学校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队伍建设是学校最根本的建设,培养人才是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而不是学生为教师服务。
在教育环境上,提出办大学就是要办一个育人的氛围,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大力开展大学文化建设,坚持培育优良的校风、学风,创造浓郁的育人环境。
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提出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同时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根据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提出“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的理念,构建复合型人才模式;强调“因材施教、扬长保底”的理念,构建“合格+特长”人才模式。
在教师的工作态度上,提倡“三情”:对学生怀有真情,对工作抱有激情,对自己拥有豪情。
在教师的职责方面,提出“四个更重要”的理念,即:作为一个教师,传授知识是基本的任务。然而,还有四个方面更重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更重要,努力培养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学术品格;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比记忆知识更重要,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还有一些办学理念,限于时间就不再说了。
嘉宾主持人:长春工业大学的优势学科有哪些?
张德江:我校创办于1952年,当初是为筹建“一汽”而设立的长春汽车工业学校。从建校至今,一直是以工为主。相对来说,比较优势的学科有材料、化工、机械、电气、计算机、管理等办学历史较长的学科。当然,后发展起来的文科也各有特点,具有内在潜力。
嘉宾主持人:长春工业大学人才培养的特点是什么?
张德江: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坚持“三结合”,是我校人才培养的一个特色。“三结合”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一、二、三课堂相结合,以德育为首位,德与才相结合。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我们以应用型人才为主流模式,同时实行多样化,提出并实施了8种人才模式,一是合格加特长型,二是复合型,三是创新型。这3种模式可以兼顾。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科,构建了以下5种不同的模式:一是工程技术型,这是工科专业的主流模式,二是工程管理型,三是工程研究型,四是艺术+工程型,五是国际型。
坚持三个课堂相结合,第一课堂指校内的课内教学活动,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指校内的课外活动,包括各类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等,第三课堂指校外的各类育人活动,包括各类实习、社会实践活动、产学研合作中的育人活动等,实践表明,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不仅是第一课堂的巩固消化和重要补充,而且往往比第一课堂的效果还好,收获更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自主性更强,积极性更高,更能激发创造性,更能锻炼实践能力,更能提高综合素质。三个课堂结合,形成了全过程、多环节、大空间、成体系的人才培养环境,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成才需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坚持以德育为首位,德与才相结合,是我校人才培养的一个好传统。大学生上大学学什么,主要是三件事:第一是学会做人,读书明理,学习做人的道理,并且能够用这样的道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知行统一,积善成德;第二是学会学习,使今后一生能够可持续学习、可持续发展;第三是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从事本专业领域的基础。所以德育是首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最重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体现在德与才的结合上,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上。
我们结合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开展了多层面的德育教育工作。第一个层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教育和引导,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学业、爱人生的教育。爱学业、爱人生是大学生讲政治的重要表现。
第二个层面是道德伦理教育,一是诚信教育,包括诚信考试、诚信求职、诚信还助学贷款等;二是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和锻炼敬业精神与合作能力。三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做新时代公民模范。
第三个层面是个性品质教育。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辅导员、专任教师和关工委齐抓共管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二是磨炼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两吃”情结,即“乐于吃苦、乐于吃亏”。三是性格养成,既尊重人的性格的多样化,又倡导“做人要大度,做事要执着”的主流性格;四是强化军训活动,经过军训洗礼,使大学生意志品质、精神风貌有了跨越式提高,为后续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学校军训工作多次受到军委总政治部和教育部的表彰。
我校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毕业生特点总体上可以用一个“实”字来概括,即踏实、务实、扎实,好用。
嘉宾主持人:长春工业大学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张德江:我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开设了大学生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类课程;二是组织“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 ,近两年全校累计参赛创业计划书近两百项,参赛创业团队达200余支,参与竞赛学生近千人;三是举办了多届模拟公司挑战赛,创建了模拟公司实践协会、创业协会、创新实践平台、社交协作平台等一批学生自发组织的协会;四是开发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网络培训系统。
2008年我校成为团中央推广大学生KAB创业教育的第二批50所试点院校之一,并被团中央、全国学联、国际劳工组织授予全国第二批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称号。
我校多年坚持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2009年,我校在全国432所参赛高校中与北京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8所院校并列第12位,捧得全国“挑战杯”竞赛的“优胜杯”。
在就业方面,我校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调整学科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开展就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三是实行齐抓共管促就业,学生处、各学院和辅导员、专任教师联手,各负其责,共同帮助学生就业;四是与用人单位保持长期合作,建立了一大批就业基地,每年都有一大批“回头客”。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获得先进荣誉,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所之一。
嘉宾主持人:长春工业大学在吉林省高校林立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势地位,构建人才培养高地,立于不败之地。
张德江:一是准确定位。例如,在服务面向上,坚持为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同时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在科研方向上,坚持校企结合,面向吉林省支柱产业和企业需求开展科技研发,为企业技术创新做贡献。
二是突出特色,我校多年来形成了“三实、三结合”的办学特色。
“三结合”是人才培养方面的,前面已经说了,“三实”是办学宗旨方面的,即在服务吉林工业建设过程中突出三实:人才培养面向实际,在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面向吉林省的需求实际;科技研发讲求实用;社会服务注重实效。
三是追求卓越。干什么就尽力干好,进取务实,争创一流。
嘉宾主持人:这次《纲要》中指出:“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教授给低年级上课作为重要制度。”在实施中能够得到落实吗?
张德江:这要看政策的力度和对教师考核体系改革的情况。现行的在教师评职晋级中以科研和学术成果为主的考核办法不改革,这一条就很难落实。
嘉宾主持人:刚刚说到教师队伍结构,张校长您认为现代充满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应具备哪几个要素。
张德江:要想教师队伍充满活力,首先要求用人机制充满活力,比如实行真正的聘任制,实行教师退出机制,使那些不适合在教师岗位上的人能够流动出去,找最适合他的岗位去。否则,不适合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误人子弟,耽误了一届又一届,他自己也干着难受。
要使教师队伍整体上具有创新能力,教师就不能只当教书匠,而必须参加到科研和学术研究中来,参加工程或社会实践,还要在教师队伍中形成研究问题、讨论问题的风气,因为创新是基于实践、始于问题的。
嘉宾主持人:《纲要》提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这些其实都是老生常谈。尤其是“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都是自上而下的事。张校长,就高校而言,这些变革需要吗?能推行下去吗?
张德江:《纲要》提出的上述改革,符合中国高校的实际需求。能否推行得下去,关键在政府。因为对于公办学校来说,政府是举办者,上述改革,没有政府的决心和部署,学校自身很难推行下去。
嘉宾主持人:长春工业大学应该说优势学科在工科上,那么我们校的其他专业是为了办综合性大学而设,还是与工科专业相关联,衔接延伸的专业?
张德江:我们并不追求办综合性大学,不求大而全,而是本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学校现在有工、管、文、理、经、法、教育7个学科门类,是一个多科性的普通高校。从“文革”前只有工科和管理学科发展到现在的多学科,主要是为了构建一个合理的学科生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我们强调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
嘉宾主持人:“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而我们国家的高校现状是没有大师只有大楼,如何培养出大师级人才?
张德江:教师队伍中缺乏大师,培养的毕业生中缺少杰出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结症所在。缺乏大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比较主要的,一是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使学者们少有能坐下来潜心钻研,多数人都是急于求数量、凑成果,这种状态出不来大成果,上不了高水平,也就出不了大师;二是日益严重的行政化,当权者在立项、评奖等方面的优势,使那些崭露头脚的好苗子刚有了一些成果就去追求当官,结果大量精力就分散在官场上,其学术前途也就半路夭折了,这样就把有可能成为大师的人才断送了;三是学术研究中缺少学派,缺少争鸣,缺少批判性思维,活力不足,这种学术氛围难以出大师。如何培养出大师,需要很多条件,而如何培养不出大师,有这三条也就够了。所以,培养大师要先从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做起。
嘉宾主持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意识日渐被人们所关注,这样的人才如何培养?
张德江:这要在教和学两方面都下功夫,实行“教改”和“学改”的互动。
在教的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深化改革。
一是要实行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一个班集体、一个学习小组或一个宿舍集体内,形成研究问题讨论问题的风气,这是引发思考、启迪智慧、激发灵感的最重要的渠道,是创新性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最重要的学风。
二是注重培养兴趣。学习中有了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的内动力,就能做到忙而不累,乐而忘忧,就能够产生灵感,提高效率,就有可能创新。现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不足,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不足,因此如何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成为高等教育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三是引导学生善于综合,善于把学到的多门课程以至多个门类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当代科学技术不断分化与综合,而以综合化整体化为主。
四是指导学生注重转化,就是由输入与吸纳知识到转化为能力与素质。知识不等于能力和素质。知识必须转化成能力与素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知识存在着过时和忘记的问题,而能力和素质是更稳定更长久的。美国物理学家劳厄说过一句名言:“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剩下什么呢?主要是由学到的知识而转化过来的能力和素质。
五是鼓励学生勇于突破,有意识地突破前人,突破书本,突破自己的老师。如果一个老师把学生教得超过了自己,那是这个老师最了不起的成就。
在学的方面,要引导学生由传统学习向创新学习转变,针对比较普遍存在的“学而不习、知而不识、文而不化”的问题,来一场“学习的革命”,特别注重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批判型思维的培养,使学习重在“习”,知识重在“识”,文化重在“化”。
嘉宾主持人:关于高考招生改革方面您有什么深层次的思考。
张德江:这方面没有深入的思考。总的感觉是,在我国现在的国情下,高考不能取消,但是必须改革。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减少死记硬背,注重考能力。考试题不要越来越难,把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把学习兴趣都搞没了。
嘉宾主持人:学校有50个专业,100多个实验室,学校的实践和实验教学站的比例是多少,为什么?
张德江: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因专业性质而不同,对于工科专业,一般占总学时的30%左右。这个比例与人才培养的类型有关,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可能要占到近50%,研究型大学培养学术型人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可能就占得较少,一般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其实践教学比例介于高职院校和研究型大学之间。
嘉宾主持人:对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在有一种形象的比喻,即:课堂灌输,学校圈养,流水线培养,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张德江:这种比喻是对多年来我国普遍存在的灌输式、应试型、封闭式培养,大一统模式的生动描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个系统工程,要想克服多年来形成的惯性,需要下大力气来系统的解决,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成体系的改革,从教育体制、教育思想、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体系全面的改革,从政府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学校职能部门、教师到学生全都参加改革,来一个大组织、大发动、大改革,而且要抓紧,否则再像过去那样说得多动得少,或者只是局部的表面的改革,还是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如果不借落实《纲要》的东风抓紧做,再托下去,到2020年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就缺少了人才支撑,就难以完成。
嘉宾主持人:未来十年长春工大将如何发展?
张德江:我校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集中全校的智慧和力量制定好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我想,今后5年以至10年内,我校的战略任务有二,一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包括教学质量和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二是大力推进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进一步强化科研和学术研究,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了完成这两项战略任务,我们既要继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
发展规划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